旋律描绘中国艺术地图,歌声唱响时代崭新气象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《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》等美育工作文件要求,营造昂扬向上、文明高雅、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,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,促进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,4月1日下午,太阳集团tyc151在音乐厅举办“午间乐苑”系列实践活动的首场演出——中国声乐作品观摩音乐会。“午间乐苑”系列实践活动由音乐学院主办,首期演出由声乐教研室精心策划并承办。
经典永不朽,音乐动人心。中国声乐作品观摩音乐会每一首作品均由音乐学院教师精心挑选、音乐学专业学生演唱。既有歌唱党、歌唱祖国、歌唱人民的红色经典音乐,也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歌曲;既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、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,又有传唱度高、歌唱性艺术性强的经典歌剧唱段与艺术歌曲。音乐会曲目的题材、体裁、风格与演唱方式丰富多样,在音乐学院学生们各具特色的高水平演绎下焕发出多彩风情,引领观众品味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,领略伟大祖国辉煌的发展历程和繁荣昌盛的新时代风貌,感受震撼人心的艺术之美。
歌唱是传承美、创造美、表现美、弘扬美、歌颂美、传播美、引领美的艺术形式。音乐会上,音乐学院师生们以专业水准的演绎,展现了他们的学习成果。舞台上的他们配合默契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,倾情献唱,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。灯光与音乐的交织,营造出如梦如幻的舞台效果,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中。
这场中国声乐作品观摩音乐会不仅是“午间乐苑”系列实践活动的启幕,更是太阳集团tyc151音乐学院对校园艺术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,它以音乐为桥梁,连接传统与现代,激发了学子们的艺术热情,提升了校园的艺术气息,为构建更为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亮丽的一笔。
《万水千山总是情》既保留中式情歌的含蓄典雅,又包含粤语小调的细腻韵味,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听众仍沉浸在那份真挚情感当中;当《我爱你中国》恢弘壮美的旋律在音乐厅内响起,台上表演者们多声部合唱,唱响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最炙热的赤子之心;《江畔独步寻花》以清新雅致的旋律演奏出杜甫笔下那份春日闲适,歌声在“自在娇莺恰恰啼”中渐渐消散,男女对唱的形式为整首歌增添了许多俏皮色彩。
琴音悠扬,独唱之声激昂,尽情彰显学子的音乐才华。《放风筝》旋律灵动跳跃,钢琴声声似筝线颤动,勾勒出春日里放风筝的鲜活画面;歌者用独特的嗓音演绎《岁月悠悠》,高低起伏的歌唱形式唱出时光流逝的怅惘与生命沉淀的温厚。
表演者用浑厚的嗓音展示《忆秦娥·恒山月》边塞诗词的雄浑气魄;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以沉郁的胸腔共鸣起调,将苏轼笔下的历史沧桑与人生旷达表达得淋漓尽致;《满江红》以雷霆万钧之势,将岳飞“怒发冲冠”的壮怀熔铸成声乐史诗,演唱者用激情澎湃的嗓音唱出排山倒海的气势。
《我怎样去爱你》以深情的女声歌唱出爱情中的虔诚与挣扎;《白头吟》与《玫瑰三愿》两首音乐佳作,用截然不同的音乐笔触勾勒出女性情感的深邃光谱。前者带着预判式的哀伤,而后者是爱恨淬炼后的果敢;而接下来一首《三月桃花心中开》更是与众不同,歌曲以明媚流畅的旋律,将象征美好的桃花与少女情思巧妙交融,唱出青春特有的甜蜜与对战争胜利的期盼。
《三月桃花心中开》的演唱者叶娴静同学表示,学校配备的先进音乐硬件设施为音乐学子提供了一个高水准、专业化的平台,有效增多学生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。同学们通过不断上台表演,不仅能够积累舞台经验,还能提高自身胆量,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歌唱水平。叶娴静谈到,表演时台下观众们毫不吝啬的掌声与热烈轻松的气氛,让她更加自信与顺利地完成演出。叶娴静由衷地感谢学校与老师的悉心栽培,并希望本次系列活动可以越办越好,让校园内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。
徐家乐同学在圆满演唱《我爱你中国》后表示,“午间乐苑”活动计划每月在音乐厅举办,能够为更多音乐学子提供历练与成长的机会。同学们在演出过程中通过克服自身的弱点,积累实践经验,进而实现专业水平的稳步提升。徐家乐分享道,此次音乐会是自己首次上台演出。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,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对于高音的把握,但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,最终在表演中取得满意的成效。徐家乐表示,在本次音乐会上他变得更加勇于展现自我,并相信自己在未来也能继续迎难而上,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攀得更高。
从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,音乐学院密集举办2024级声乐优秀学生汇报音乐会、2024级器乐优秀生汇报音乐会、中国声乐作品观摩音乐会。广应科让高雅艺术浸润校园,是学校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坚定文化自信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积极探索;也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,以美育浸润、启迪心灵的生动实践。
据悉,由音乐学院主办的“午间乐苑”系列活动,将于每月在学校音乐厅举行,旨在让音乐专业学子们学以致用,不断在实践中磨砺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,通过以音乐为桥梁,跨越时空界限,与艺术对话,与未来相拥,共同编织起独属于全体广应科人的文化记忆与畅想。
采写:新闻中心记者团 罗文诗 赵子欣
摄影:新闻中心记者团 江卓燃 王逍飞
编辑:新闻中心记者团 黄嘉欢
审核:李帆